黄海制霸 中国海军一扫“窝囊气”

2019年4月23日,在61个国家海军代表团团长的陪同下,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一片浓雾里检阅了精锐尽出的中国海军。不过,这场突如其来的大雾显然影响到了此次阅兵的观赏效果。而由西方掌握主流话语权的国际社会一直以来对于中国军队,乃至对于中国的评判,其实也恰与此次雾里看花般的情景相似。

尽管如此,这次公开阅兵仍然展示了崛起中国的主动开放姿态。西方在对中国的一系列俯视、接触、警惕、较量与合作的过程中,也在不断扩展和加深对中国的了解,观点似乎也在发生着缓慢的转变。

时值中国解放军海军建军70周年的这次阅兵,其实比2017年南海阅兵更有看头。香港《明报》报道称,“中国海军精锐尽出,最新万吨级055型导弹驱逐舰首次公开亮相。由于阅舰式期间大雾笼罩,央视取消现场直播,全国军迷大感可惜,有人称这是场失败的大阅兵。”

不过,中国官媒和网民舆论里的自豪与感慨,仍然是显而易见。中国著名军事评论员张召忠早前在电视节目里的真情流露于此时再被传出。张召忠谈及中国海军时老泪纵横着说,“我们受了多少窝囊气才有了今天。这个窝囊气真的是……”

也有媒体提及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海军初建之时,向苏联求购战舰的辛酸往事。据称,朝鲜战争爆发后,联合国对中国禁运。1952年,中国代表团赴莫斯科购买海军装备,但苏联要价奇高。经过毛泽东两次致电斯大林以及多次谈判后,中国以每艘相当于当时17吨黄金的高价购得4艘即将退役的07型驱逐舰。这几艘旧船,一直被中国海军使用了20年。

还有一些官媒再次放出了中国前军委副主席刘华清站在美国航空母舰上,不得不踮起脚尖来细看航母设施的照片。而当中国也拥有了堪称强大的海军舰队,甚至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舰,而且这艘巨轮出现在了此次阅兵阵容之间,中国人对厚重历史的深情,自然难以遏抑。

尽管当日的大雾限制了观者的视野,中国央视取消了视频直播,后续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仍然持续流出,最大限度重现了当时的情景。例如,中国军方报纸解放军报社旗下微信公众号“军报记者”便在次日推出了一段不到5分钟的央视短片,颇显威武和雄壮。

其他国家的一些媒体也不乏溢美之词。俄罗斯卫星网援引俄专家卡申的话称,“中国海军的进步超乎想象”,“此次海上阅兵将成为中国军力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海军”。美军《国家利益》杂志网站则称,“在中国海军迅速崛起的进程中,中国国产航母的建造是一座里程碑。”

不过,挑剔的审视和尖锐的批判更容易引起读者的注意。如《德国之声》综编了一些观点相近的报道,所引述的《每日镜报》于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国聚焦全球海域》便称,"如今中国的许多邻国都对中国海军不断提高的作战实力有所担忧。在南中国海和东海海域,中国与日本、越南和菲律宾都存在海岛所属权争端。"

《德国之声》引述的瑞士广播电视集团SRF的文章《中国吉布提军事基地引起西方恐惧》更称,"很长时间里,中国人对海外军事扩张不感兴趣。他们批评美国在全世界各地建设军事基地的做法。但现在这一原则方针发生了改变。中国第一个国外的军事基地让西方国家军队感到不适。"

《环球时报》连发了两篇社评都提出了针锋相对、旗帜鲜明且带有一丝调侃意味的辩护。一篇文章称,“中国海军已经30年没有投入过战斗,不仅美国媒体,英法等国的舆论在从‘秀肌肉’角度评论中国海军活动时都应多留口德。因为在过去30年里,他们国家的海军都参与过饱受争议的战争,尤其是美国的航母上不断有飞机起飞执行轰炸弱小国家的行动,而它们没有受到联合国的授权。”

另一篇文章称,“其实今天对中美关系有影响的人大概都不会有机会看到中国海军综合力量全面超越美国海军的那一天。美国海军莫说技术优势,光是它的庞大存量,就是它坐着不动,都够中国海军追几十年。另外美国遍布全球的海外基地群更是中国无法复制的,中国海军与美国全面竞争,是今天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其实,西方对中国军队,对中国,也不乏一些相对深入的观察,至少展现出了深入研究和了解中国的态度。

值得注意的是,被视为美国第四代中国问题专家代表人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副教授傅泰林(M.Taylor Fravel)近日推出一本新书《积极防御:1949年以来中国的军事战略》。这本书阐述了中国过去和现今的军事目标,中国如何去实现这些目标,并且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来解读中国军事组织变革。

英国路透社近期开始连续发布《中国挑战》系列报道。其文称,“此系列报导揭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所取得的巨大进步(许多出现在习近平上任后),正打破美国几十年来在亚洲的霸权地位并进而重构全球秩序。”

相关阅读

  • 习近平第四次阅兵 意外遭遇“雾里挑灯看舰”

  • 台湾“群雄逐鹿” 中南海淡定背后的紧迫

  • 习近平青岛阅兵 丁薛祥钟绍军共同出镜

在2018年末,美国《纽约时报》也曾有过类似的专题报道《中国挑战》。该专题试图解读关于中国的一系列谜题,例如“一片曾在西方被普遍——并带有一些不屑地——称为共产中国的土地,如何转变为在房产拥有者、互联网用户、大学毕业生以及——根据某些统计——亿万富翁的数量上领先世界的地方?一个曾经与世隔绝、经济岌岌可危的国家,如何将极端贫困率降至不到1%?又如何实现世界大部分地区无法企及的社会经济流动性?也许最重要的是,一个全盘否决西方经济学家的普遍认知的国家,如何来到这个有望超越美国经济并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的时刻?”

难得的是,《纽约时报》在这次专题报道前后,也提出了一些对自身的反思。负责“中国规则”项目的时报执行主编周看(Joseph Kahn)表示,“我们过去这一代人从小就有这样一种意识,就是世界上有一个单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而对绝大多数事务的定性,首先是它们有利还是不利于美国在世界各地的利益,如激进伊斯兰恐怖主义。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现在是时候停下来做出陈述,表明情况正在发生变化。”

不过,观察《纽约时报》在此次专题之后的中国报道,其所说的“变化”可能并未出现,或者太过缓慢。中国官员和官方媒体的说法,仍然非常罕见,而且几乎不会以完整句式地出现在《纽约时报》报道文章之中。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